“联合河长”:携手共治太浦河 收获“都挺好”

  【人物名片】

  

  沈晓华,生于1979年,现为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汾湖湾村党总支书记。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太浦河村级联合河长。近些年,从“河长”变为“联合河长”,只二字之变,他的角色和职能却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外出巡河,他可以聚焦一地,也可以联动多地;遇到问题,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随时可联动相关部门;他的作用,已不限于守护原有“辖区”的一河一湖,更多的,是如何突破“辖区”壁垒,营造一个共治生态圈。

  

  【人物故事】

  在汾湖湾村,沈晓华生于斯长于斯,除外出求学4年,他在村里生活和工作整整40年。40年间,他见证了一条太浦河给村里带来的变化,而在水环境治理过程中所遭遇的困惑,他同样深有体会。两难,是他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及河长以来,在水环境治理中提到的最多的关键词,其中有发展与环境的平衡之难,还有跨界协同治理之难。而所有的转变始自“联合河长制”的全区域建立,从此“两难”成了“两便”。

  

  联合河长的“朋友圈”

  太浦河自西向东,将沿线湖荡连成一体,其中包括汾湖。汾湖湾村位于汾湖北岸,眼下步入深秋,湖风萧瑟,沈晓华沿湖巡查,看到水面上陆续漂来几丛水葫芦,他急忙联系水务作业单位。过了一刻钟左右,一大两小三艘打捞船出现在湖面上,将漂浮在水面上的水葫芦打捞干净。

  “别看汾湖宽,只有太浦河航道处是深的,靠岸的地方很浅,大的打捞船过不来,需要两艘小船配合。”自小在汾湖边长大,沈晓华对汾湖的水域环境了如指掌,与水葫芦更是“打了很多年的交道”。

  清理水葫芦,是近年来介绍联合河长制时,沈晓华最常用到的案例。“你看汾湖中间,太浦河航道边那道栅栏,是我们江苏苏州吴江区和浙江嘉兴嘉善县的分界线。”栅栏的南北两边,分属浙江和江苏,沈晓华负责北边的水环境治理,“以前是各管各的,我们管不到那边去,那边管不到我们这边来。”

  “辖区”有边界,但水会流,风会动,漂浮在水面上的水葫芦,也会随之移动。“冬天刮北风,水葫芦往嘉善那边漂,夏天刮南风,水葫芦全往我们这边漂,有时候看到有水葫芦,会等一等,因为说不定风一刮,就全漂到对面或者下游去了。”沈晓华坦言,当初的各管一块往往会变成“三不管”,而水葫芦等漂浮物的滋生,又让三个地方的水环境都受到影响。

  转变始自“联合河长制”的全区域建立。2019年8月,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与上海市青浦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签署协同治水协议,两个月后三地建立联合河长制,共订“一套标准”,同绘一张蓝图,通过联合河长制度,三方在联合巡河、水质联合监测、联合执法会商、河湖联合保洁以及河湖联合治理等方面建立了常态机制,推动太浦河界河共治。

  从“水葫芦流到哪,治污责任就归谁”转为“不让一串水葫芦漂到隔壁省市”。身为联合河长之一,沈晓华的切身感受是,如今,水变清、人相亲,通过上下游同治,太浦河两岸,林木青葱、鸟语花香,成为有名的拍鸟胜地,每年都有万余只候鸟在此越冬。

  汾湖北岸,还被打造成了“联合河长制主题公园”,公园里,三地共同树立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青吴嘉联合河长公示牌”上,所标注的包括沈晓华在内的12个村(社区)书记,组成了一个联合河长的“朋友圈”。

  

  协同共治的“生态圈”

  “联合河长制实施之后,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机遇,一起对环境进行了提升,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驳岸线,原来是土坡,现在变得很漂亮,是‘沪湖蓝带’计划实施后的变化。”沈晓华指着汾湖岸线介绍。在他眼前,湖岸绿树成荫,不远处的水面上,小鹈鹕结群潜泳,斑嘴鸭贴水面飞行,已是一幅人水和谐、丰富多彩的生态画卷。

  新的转机,还在于联合河长制从“朋友圈”到“生态圈”的转变。2021年6月,汾湖湾村建立了全省首个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联合河长制工作站,这标志着联合河长制从制度化、项目化向实体化运作的转变。联合河长制发展成为全方位联建共治,群团组织、志愿者团队也参与到了护河巡河中。其中,“向美而生”巾帼志愿服务队还建立了联合护河巡河机制。

  而在此之前,青吴嘉三地还建立了由6镇18村组成的“吴根越角”党建“生态圈”,将共同关心的话题从水域环境治理延伸到岸上交流,在民生服务、文化交流、文化旅游等方面开展合作与共建。今年6月端午节期间,汾湖湾村举办了“浓浓端午粽香情 吴根越角一家亲”活动,邀请毗邻村的村民一同欣赏舞龙表演、芦墟山歌等。

  “联合河长每个月至少会碰一次面,平时在巡河中发现问题,通过信息共享机制,能快速建立联系,协同开展治理。平时走动多了,沟通交流多了,就跟走亲戚一样,关系变得更亲密。”回想多年前,两地人因水而有过隔阂,因水而有过纠纷,如今又协同治理水环境,并因协同治理而形成“生态圈”,这在沈晓华看来,这种关系和理念的转变,同时又提高了水环境协同治理的有效性,是一种良性的共生关系。

  

  农旅发展的“服务圈”

  打造农旅发展的“服务圈”,则是共生关系的延伸。这种关系,此前以另一种面貌呈现。沈晓华记得,小时候村里以种植业和渔业为主,太浦河的通航以及318国道的通车,给村里发展带来了变化。

  “去上海更方便了,有人去上海创业,赚了钱后回村里办厂,村里还引进了一些企业,陆陆续续开了轧钢厂、塑料加工厂、修船厂等,还有一些作坊。”办厂为村里增加了收入,促进了村里的经济发展,但久而久之,对环境的影响逐渐加重。

  2018年,随着“三优三保”“散乱污整治”等工作的开展,村里对太浦河沿线村级企业进行关闭,并开展复垦工作,历时一年完成,共拆除村集体土地租赁企业及作坊13家,拆除建筑物1.8万平方米,消除了污染源、盘活了土地、规范了河湖管理秩序。

  拆了建筑,复垦土地,村里的收入从哪来?沈晓华算得清:“比方说之前出租一亩地的年收入是5000元,现在拆除后,每亩地拿到的补助是20万元,这笔钱我们存入‘绿色银行’,能获得投资性收益,算下来这些收益可能是原来出租土地的3倍还多,所以对村级经济来说,是个很好的增长点。”不仅如此,相比经济收益,原有的“散乱污”成了绿地,这笔生态账是不是“划算”?村民们有目共睹。

  在打造沿湖风貌带的基础上,结合原有土地性质,村里还计划发展农旅文化。“太浦河沿岸和村域环境改善了,岸线风光恢复了变美了,村集体的收入有了保证,我们可以为接下来的发展做一些探索。”沈晓华沿湖边走边说,进入一片设计成梯田状的开阔区域,区域间有小道,还有耕牛犁田的雕塑,这块区域名为“农耕游步”,“打算种一些有观赏、体验价值的农作物,打造成村里的农旅特色,吸引更多的人来旅游,又能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沈晓华说。

  

  

  【记者手记】

  跟随沈晓华的思绪,我们仿佛经历了一次时光之旅,这段时光不算长,对一条河而言,对一个村而言,变化却是翻天覆地。

  跟随沈晓华的讲述,我们见证了一个生态圈的发展,这是以一条河、一片湖为核心的地理范畴的生态圈,同时也是这片水域边、这方土地上的人们,转变理念、思路,创新举措、机制,协同治理和改善环境的生态圈。

  顺着沈晓华的目光,我们可以预见,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形成“算生态大账”的共识,良好生态反哺地方发展的势能,将会以各种方式给人以惊喜,给人以启发,给人以对和谐共生理念更真切的感受。

  (苏报融媒记者 谷雨 叶永春 蒋祖华 文/图/摄)

  编辑 赵晨民

  作者:引力播新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