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兑汇票是什么意思
14世纪早期的意大利,商人和银行家们发明了一种“四人汇票”,即汇票上有四个签字人,他们分别负责不同的分工,包括:进口商、进口商银行(进行承兑担保)、出口商银行(提供交易中的实际款项)、出口商,这就是承兑汇票的诞生。
承兑汇票可以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而根据存在形式,票据又可以分为纸质承兑汇票和电子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是由债权人开出的要求债务人付款的命令书,当汇票得到银行的付款承诺后,即成为银行承兑汇票,它是一种短期融资工具,期限一般在30天到180天,90天的最为普遍。银行承兑汇票是由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存款人出票,在出票人的资信被认可后,银行会对其出票的商业汇票进行承兑。在中国,银行承兑汇票的票面金额最高可以达到1000万元(实务中也有1亿元的)。
商业承兑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由银行以外的付款人承兑的票据,它是一种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承兑汇票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4世纪的意大利,在当时,商人和银行家们发明了一种四人汇票,它的出现为贸易提供了便利,解决了跨国贸易中的信用担保问题。随着时代发展,承兑汇票也不断优化,出现了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以及纸质承兑汇票和电子承兑汇票,这些汇票在现代社会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