趆冬甘蓝怎么种,更好吃?5病5虫害防控不容小觑,防控即增产

  趆冬甘蓝有尖头型圆头型平头型等品种,整个生长发育期要经过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以后,才会收获。

  图片01):优质丰产的趆冬甘蓝

  

  其中营养生长又要经历种子发芽期,甘蓝幼苗植株培植期,莲座期,结球期,休眠期。生殖生长又要经历甘蓝的返青抽苔期,开花期及结荚期。作为商用蔬菜,主要完成甘蓝的营养生长发育期即可以收获。

  本期图文,清江鹤将与各位亲们各位老师重点关注和聊聊关于赿冬甘蓝露地种植的相关话题,希望你喜欢并积极参与互动评论,转发分享本期图文。

  图片02):处于拉盘期的趆冬甘蓝

  

  趆冬甘蓝对种植环境的相关要求:

  趆冬甘蓝在种植时,要选购冬性比较強,耐寒性高的趆冬品种,一般来说,这样的品种整个生长发育期都相对较短,属于早熟品种的居多。如金早生,中甘系列品种中的中甘11号,中甘12号,15号,京甘1号等。

  根据甘蓝种植的上市茬口时间,决定(倒推)甘蓝幼苗植株的培植时间(播种时间并不一定固定)。上市茬口时间决定甘蓝的播种育苗时间。

  但是一定要保证甘蓝在露地种植过程中,所必要的温光水肥等自然资源和营养供给。

  图片03):健壮生长发育的趆冬甘蓝植株

  

  比如趆冬甘蓝播种时的种子发芽温度要保证在18℃~25℃,莲座期适温在7℃~25℃间。保证甘蓝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湿润土壤和空气。保证甘蓝营养与生殖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比如大量元素氮磷钾的需求,对中量元素钙的需求等。

  趆冬甘蓝的播种育苗与定植移栽:

  趆冬甘蓝可以露地育苗,也可以在大棚内采用小拱棚或育苗盘育苗。

  苗期注意甘蓝的立枯病和猝倒病。至2叶1心时分苗。分苗以后要提高温湿度促进缓苗。温度不够时,要立即加盖小拱棚覆膜提温。苗岭60天左右时间,定植前7~10天,就可以敞棚亮苗炼苗,以适应幼苗植株移栽到大田以后的生长。

  图片04):露地种植出来的越冬甘蓝

  

  基肥可以在定植时基施,也可以结合整理土壤时一并施入。每亩可施入农家有机肥5000㎏,过磷酸钙50㎏(特别是缺磷钙等营养元素的地块),辅以适量的复合肥25㎏。

  幼苗的定植密度为行距x株距40㎝x25㎝~30㎝,定植深度15㎝,宽垄80㎝~100㎝。根据所种植品种的生物学特征,适度增减。

  趆冬甘蓝定植移栽以后的田间管理:

  趆冬甘蓝的生长发育时间在秋冬季,遭遇低温逆袭和冰冻雨雪天气危害的时间多时间长,要根据天气变化状况,做好趆冬甘蓝的温度管理,是最重要的内容。

  图片05):不同品种的趆冬甘蓝

  

  收获前,要保证趆冬甘蓝缓苗期温度在20℃~22℃,夜间温度不得低于12℃~15℃。趆冬甘蓝莲座期和结球期温度不得低于15℃~20℃,夜间不得低于8℃~10℃。

  保证良好的土壤墒情。在甘蓝莲座期的时候,要开始浇水。随水追施尿素10㎏/亩,然后控水蹲苗。

  结球期5~7天浇1次水,追肥2~3次。第1次追肥在包心前,第2次和第3次在叶球生长期,每次追施硫酸铵10㎏/亩,硫酸钾10㎏/亩。除根施外,还可以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叶面肥1~2次。

  图片06):优质丰产早熟的趆冬甘蓝

  

  趆冬甘蓝的适时采收:

  根据种植目标和上市茬口期,及田间甘蓝的熟度,适时采收,并无严格的采收时间。

  根据上市茬口来说,就是市场价格好市场需求旺。根据田间甘蓝长势而言,只要甘蓝叶球有8成熟就可以陆陆续续采收上市。

  采收太早,叶球包得不紧不充实,产量低不好卖,卖不上好价钱。采收偏晚,甘蓝会发生裂球,影响商品附加值,减损种植效益。

  趆冬甘蓝在田间生长发育期,遭遇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控措施:

  趆冬甘蓝在田间生长发育过程中,会遭遇甘蓝霜霉病,软腐病,黑腐病,根肿病,炭疽病,黑斑病等病害危害。

  图片07):有轻微虫害的越冬甘蓝

  

  01)越冬甘蓝的霜霉病:

  主要危害甘蓝叶片,下部叶片最先感病,出现也缘不明显的黄色病斑,逐渐扩大。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或不规则黄褐至黑褐色病斑。天气潮湿时,病斑的两面可以长出疏松的白色霉层,叶的背面更为明显。

  一般阴雨连天,通风不良,连茬或间作其他十字花科蔬菜时,容易发病。

  菜田低湿,土质粘重,肥力较差的地块发病较重。管理粗放,杂草丛生,田间郁蔽不通风的甘蓝菜地利于发病。

  可以在发病初期用烯酰吗啉,霜霉威,霜尿氰,甲霜灵等药剂进行治疗矫正。

  图片08):健壮生长发育的平头型趆冬甘蓝

  

  02趆冬甘蓝的软腐病:

  该病为细菌性病害,先期表现为植株萎蔫症状,叶缘湿腐。中期表现为叶柄局部腐烂,后期表现为整个植株腐烂直至植株倒塌,有明显的恶臭味。多成不治之症,一旦发病开始腐烂,3~5天就能摧毁植株。

  可以用发病初期用:铜制剂如喹菌铜,氢氧化铜,噻菌铜,王铜,氧化亚铜,氧氯化铜,琥珀酸铜,络氨铜,及申嗪霉素青枯灵,乙蒜素,乙蒜素氯霉素,青枯灵根菌酯等来进行预防及治疗,效果非常不错。

  图片09):不同趆冬甘蓝品种

  

  03)趆冬甘蓝的黑腐病:

  趆冬甘蓝发生黑腐病,病原菌从叶片的水孔或伤口侵入进入维管束,引起成株基部发病多,然后从叶片维管束蔓延到茎部引起系统染病。而且多从叶缘开始,向叶片内部呈V字形褪绿,坏死,病斑黄褐色。

  一般情况下,高温高湿连作地块或偏施氮肥时发病较重。可以用春雷霉素,多氧霉素,抗菌霉素,乙蒜素,乙蒜素氯霉素,氯溴异氰尿酸等杀菌剂单剂或多元复配使用,茎叶处理效果更好。

  图片10):甘蓝叶片上的蜡质霜

  

  04)趆冬甘蓝的炭疽病:

  趆冬甘蓝的炭疽病可以危害甘蓝的叶片叶柄等部位。叶片正面染病,会出现淡白色或湿润状小斑,病斑中间凹陷,色浅似白纸状,常干裂穿孔,边缘褐色稍突起。

  叶柄染病形成近梭形,稍凹陷的暗褐色病斑,湿度较大时,病斑上可见褚红色粘质物。

  可以在发病初期用:百菌清嘧菌酯,百菌清精甲霜灵,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三乙磷酸铝,溴菌清,咪鲜胺,戊唑醇,亚胺唑等药剂来预防及治疗趆冬甘蓝炭疽病。

  05)趆冬甘蓝的黑斑病:

  趆冬甘蓝的黑斑病主要危害甘蓝的叶片,叶柄,茎及花荚等部位。

  图片11):紫色甘蓝与普通的甘蓝

  

  叶片受害主要是下至中部叶片,新叶则较抗病。染病叶片开始出现湿润状小斑点,有较明显的同心轮纹,病斑外围有黄色晕圈。

  可以在田间发病初期用:甲基硫菌灵,多菌灵,代森锰锌,百菌清,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吡唑醚菌酯,梧宁霉素戊唑醇氟硅唑,咪鲜胺嘧菌酯,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等药剂来预防及治疗趆冬甘蓝黑斑病。

  除以上病害以外,还要注意田间根肿病和根结线虫病的诊断识别,甘蓝立枯病与猝倒病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

  图片12):拉盘期渐近包心的甘蓝

  

  趆冬甘蓝在田间生长发育期,易遭遇的主要虫害及其防控措施:

  趆冬甘蓝在田间生长发育期,易遭遇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菜青虫,跳甲等害虫危害。

  01)小菜蛾喜取食趆冬甘蓝的叶片叶肉,留下表皮透明,俗称“开天窗”。3~4龄幼虫危害甘蓝将菜叶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危害时吃成网状,仅留叶脉。

  成虫体长6~7毫米,翅狭长。两翅合拢时呈3个接连的菱形斑,前翅缘毛长并翘起如鸡尾。幼虫黄绿色,约10毫米长。

  02)斜纹夜蛾就是菜农俗称的“花脑壳虫”。成虫体长14~20毫米,体暗褐色花纹多,内外横线白色中间明显的白色斜纹且宽阔,故称斜纹夜蛾。幼虫体长30~50毫米,头黑褐色,胸多变,从土黄色至黑绿色都有,体表散生小白点。年发生4~5代。成虫白天潜伏在甘蓝叶背或土缝之中等阴暗地带,夜间出来危害甘蓝植株。有很强的趋光性。

  图片13):甘蓝上的虫害

  

  03)甜菜夜蛾初龄幼虫在甘蓝叶背群集吐丝结网,食量小。3龄以后,分散危害植株,食量大增。昼伏夜出,可以将趆冬甘蓝吃成缺刻或孔洞,严重影响时将叶片吃光,仅留下甘蓝叶脉。年发生6~8代,常与斜纹夜蛾“协同作战”,对叶菜类蔬菜生产危害甚大。

  04)跳甲成虫危害趆冬甘蓝嫩叶呈稠密孔状。刚出土的甘蓝幼苗植株可以成片枯死。因为跳甲幼虫可以咀食甘蓝幼苗植株根部,严重危害时可致叶丛发黄枯死,且可传播细菌性病害软腐病。

  图片14):健壮生长发育的甘蓝

  

  跳甲成虫善跳跃,高温时还能飞翔。以中午前后活动最盛。有严重的趋光性,对黑光灯敏感。成虫寿命期长,可世代重叠,发生不整齐。

  05)甘蓝的地下害虫危害。主要有蛴螬蝼蛄,金针虫和小地老虎。这些害虫危害在清江鹤的前期图文之中,介绍较多较详实,在此不再赘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爬楼阅读。

  06)甘蓝遭遇害虫危害时的化学防控措施:

  可以用2%甲维盐虫螨睛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者10%阿维菌素啶虫脒水分散粒剂3000~3500倍液,或者20%阿维菌素灭幼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或者5%阿维菌素灭幼脲微乳剂2000~3000倍液喷雾茎叶处理即可。

  图片15):甘蓝上的病虫害症状表现

  

  作者:清江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