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决定果树背上枝的去留?“五大优势”必熟知

  果树的背上枝,是指从主枝或主干的背面生长出来的枝条,一般呈直立状,生长势强,但不易结果。很多果农认为背上枝是无用的“徒长枝”,应该尽量去除,以免影响树冠的形状和光照。但是,这样做真的合理吗?果树的背上枝是否有其存在的价值和作用呢?本文将从起因、经过和结果三个方面,为您介绍果树背上枝的去留问题,以及《果树营养循环学》所指出的果树的“五大优势”。

  起因:果树背上枝的形成原因

  果树背上枝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果树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果树具有“五大优势”,即背上优势、直立优势、顶端优势、枝梢优势和主枝优势。这些优势使得果树的背上、直立、顶端、枝梢和主枝的生长都比其他部位的生长更快、更强。因此,果树的背上容易发枝,背上枝往往快速粗大,形成强旺的枝条。另一方面,由于果树的枝条受到地球的吸引力的作用,会自然斜长,形成一定的角度。这样,果树的背上枝就会与主枝或主干形成一个锐角,这个锐角有利于背上枝的生长,因为它可以获得更多的光照和空气,也可以减少与其他枝条的竞争。因此,果树的背上枝就会越长越直,越长越粗,越长越强。

  经过:果树背上枝的去留影响

  果树背上枝的去留,会对果树的生长和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一般来说,果树背上枝的去留要根据果树的树种、品种、树龄、树势、树形、结果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一刀切。如果背上枝去得过多,会导致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利后果:

  会影响果树的树冠结构,使树冠郁闭,枝条密生,交叉重叠,内膛空虚,不利于光照和通风,增加病虫害的发生,降低果实的品质,不便于管理和采摘。

  会影响果树的树势平衡,使树势过弱或过强,不利于生长和结果的协调。如果树势过弱,去除背上枝会使树冠缩小,叶面积减少,光合作用降低,营养物质不足,影响新梢的生长和花芽的形成,导致产量下降,果实质量下降。如果树势过强,去除背上枝会使树冠外围的枝条得到更多的光照和空气,生长更旺,结果更多,造成头重脚轻,结果枝外移,树体结构不良,骨架不牢,不利于以后的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会影响果树的营养循环,使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转和分配失去平衡,不利于果树的健康发展。背上枝是果树的抽水机,它能够源源不断地将地下的水和肥拉动上来,以免枝条上缺乏水分和营养而被阳光灼伤腐烂,导致枝势越来越弱。背上枝也是辅养枝的一种,虽然很难挂果,但是背上枝一旦挂果,果实既大又甜。如果背上枝去得过多,会使果树的水分和营养供应不足,影响枝条和果实的生长,也会使果树的抗逆能力下降,容易受到干旱、寒冷、病虫等不利因素的侵害。

  结果:果树背上枝的正确处理方法

  果树背上枝的去留,要根据果树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合理处理。一般来说,果树背上枝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留用法。对于一些树势弱、树冠小、结果少的果树,可以适当留下一些背上枝,以增加树冠的大小,提高树势的强度,促进新梢的生长和花芽的形成,增加产量和质量。对于一些树势强、树冠大、结果多的果树,也可以适当留下一些背上枝,以平衡树冠的结构,避免结果枝外移,维持树体的稳定,延长盛果期的年限。对于一些树冠中空、枝条老化、结果衰退的果树,也可以适当留下一些背上枝,以利用背上枝的生长势,更新树冠,恢复树势,提高产量和质量。

  转化法。对于一些树势中庸、树冠适中、结果正常的果树,可以通过转化背上枝的方法,使背上枝变为结果枝,增加结果面积,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转化背上枝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背上枝向两侧拉下垂,使其与主枝或主干形成一个钝角,这样可以减少背上枝的生长势,增加背上枝的结果势,促进花芽的分化和坐果的增加。另一种是将背上枝向前拉平,使其与主枝或主干平行,这样可以利用背上枝的生长势,改善树冠的形状,增加树冠的长度,扩大结果面积,提高单位长度的产量。

  去除法。对于一些树势过弱、树冠过小、结果过少的果树,可以适当去除一些背上枝,以减少树冠的阻碍,提高树冠的光照和通风,促进树冠的生长和结果。对于一些树势过强、树冠过大、结果过多的果树,也可以适当去除一些背上枝,以减少树冠的负担,提高树冠的平衡和稳定,促进树冠的调整和更新。对于一些树冠过密、枝条过多、结果过杂的果树,也可以适当去除一些背上枝,以减少树冠的混乱,提高树冠的整齐和美观,促进树冠的优化和精简。

  总之,果树背上枝的去留,要根据果树的“五大优势”和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合理处理,不能一味地去除,也不能一味地保留,要根据果树的需要,进行适度的留用、转化或去除,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作者:小叶风荷恋听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