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吃酒席后,我才明白为何今年很多农民拒交“新农合”了
我隔壁家的李大爷,今年在老家盖了新房子,前段时间也装修好了。然后还搞了一个隆重的乔迁,邀请了亲戚和村里的人家一起来喝喜酒,因为我之前也曾多次给他家建房子出谋划策,所以也被邀请了。
而在吃酒席的时候,发现村民都在热议同样一件事情,那就是今年的新农合缴费了吗?因为在这段时间,村干部也是比较忙碌的。
不仅在村里的群里催村民抓紧交新农合,而且还会到村里的一些老人家里上门催缴。毕竟有些老人没有智能手机,还有些老人也不识字,最好的方式就是当面告知了。
和我同桌的都是老人居多,他们也在讨论这个事情。我就问了他们,今年的新农合交了吗?他们中多数表示没有交。我就接着追问,难道是因为今年又涨价了吗?
在我看来,虽然今年是没人又涨了30元,达到了380元一人,但是这也不算涨的太高。何况新农合还是农村老人唯一的一份保障了,有了它就能看病少花钱,避免看病难,看病贵,尤其是因病返穷的情况发生。
可是刘大娘却说,看似一个人涨了30元并不多,但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如果有五六口人的话,这样也就有近200元了。
对于农民来说,特别是他们这些老年人来说本来就没有收入,一个月的养老钱就是110几块钱,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来交新农合。
不过张大娘却说了另外一个观点,她说更多的人其实也不完全是因为新农合涨价了而不愿意购买,主要还是因为医保报销是不合理的。因为新农合在农村地区基本上是不住院不报销,而异地也不能报销,或者是报销的很少。
她说去年她家的老头子在外面打工,不小心摔了一跤,把腿给摔断了。当时是在广东那边的一家医院看病的。花了8000多块钱,却一分钱没有报。
后来才知道,是因为在住院的时候要提前打电话回户籍地报备,而不报备就不能报销。但当时也没人告诉他们,等到后来出院了,这边也不给报销。就算是能报销,也是很少的一部分钱,需要来回的折腾,也就没有报销了。
另外还有钟大爷也说了,这种情况确实存在,异地报销是很少的。他的儿子今年也不打算买了,原因就是他常年都是在外地打工,一家人都在外地。如果在老家买了新农合,在居住的地方根本就没有什么用,于是也索性不买了。
其实吧,我从这些大妈、大爷的口中也听出来了,多数人现在不愿意交新农合了,其实也不完全是因为它今年又涨价了,或者是交不起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好些村民认为现在的新农合报销不合理,不住院不报销,异地就医不报销或是报销极少。
而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一般只有在乡镇卫生院院报销比例高,而去到其他的地方就报销很有限了。
但是在乡镇卫生院能治什么病,现在农村很多人一般一得病就是大病,基本都是要到大城市、大医院去医治,可是却报销范围有限,他们就认为这样医保就发挥的作用不大,因此就不再愿意购买了,这才是关键。
不过不管怎么样,小编要提醒大家,新农合是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是农民在生病时能够得到一定经济支持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然而,近年来确实有一些农民拒绝缴纳新农合,这其中有很多原因,包括对新农合政策的不了解、对费用上涨的担忧、对报销流程的不满以及对自身健康的自信等。
但是,从理性角度来看,新农合虽然不是一项完美的制度,但在农村居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民的医疗负担。同时,随着新农合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报销比例的提高,农民能够从这项制度中获得更多的实惠。
因此,希望广大农民朋友还是尽量不要拒交,尤其是有条件的家庭,更是不能随意断缴,你们说呢?
作者:三农小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