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亚洲糖王”到酒店大王,再到“传媒大亨”,96岁依旧奋斗

  相对于华人首富李嘉诚这来说,同样作为华人富豪的他为人比较低调。但是他手里的产业则是被我们熟知,如北京国贸、香格里拉、金龙鱼、南华早报等,这些都是他的资产。他就是集“亚洲糖王”、“酒店大王”、“粮油大王”、“传媒大亨”等众多功名于一身的殿堂级企业家之一郭鹤年。​

  一、创业之路

  1909年郭鹤年的父亲郭钦鉴便与兄长离开福州郭宅村下南洋去到了新加坡。经过数年的打拼,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战,大马香料供不应求,抓住时机的郭钦鉴通过米糖和大豆生意赚到了第一桶金。1923年郭鹤年出生,在家中排行老三,前面有两个哥哥郭鹤举和郭鹤麟。

  出生于小富商人家庭的郭鹤年从小就对商业之事耳濡目染,但也因此郭鹤年的童年并不像一般孩童那样充满了美好的回忆。虽然家里经商,但父亲没有让郭鹤年接手自己的生意,而是希望他读更多的书。因此郭鹤年前往了新加坡莱佛士学院深造。

  但最终还是因为太平洋战争的爆发,郭鹤年也因此被迫停学。1947年24岁的郭鹤年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旅,用10万令吉(约合17万人民币)创立了Leo公司,主营杂货、船务等。

  二、亚洲糖王

  就在郭鹤年创业的第二年,父亲郭钦鉴因病去世了。后在母亲的建议下一家人接下了父亲手里的公司,成立了郭氏兄弟有限公司。因为有过创业和管理公司的经验,一家人都推选郭鹤年为公司的董事长,公司也继续经营大米、食糖、面粉等生意。

  

  掌管家族产业后的郭鹤年认为现在公司的管理并不合理,就去了英国进行学习考察,在这里他学会了英国当时很先进的管理经验。郭鹤年沉迷于伦敦的商品交易所,在这里郭鹤年就学会了很多交易的技巧。而且,在英国的这段旅程,使得郭鹤年对期货的了解加深。

  1957年大马宣布独立,而郭鹤年也看到了其中的机会。当时因为大马刚独立,因此消费品市场出现了真空,尤其是在炼糖厂上更是没人涉足。而郭鹤年也是抓住了这个机会与联邦土地发展局合资成立了大马首间炼糖厂。经过几年的经营,郭鹤年已经建立了一张完整的东南亚“蔗糖销售网”,收获颇丰,赚得盆满钵满,也因此得名“大马糖王”。

  1979年郭鹤年更是因为独特的商业嗅觉,在糖价上涨前大批量购入食糖,此后再高价卖出,登上了“亚洲糖王”的宝座,也因此成为了享誉世界的商业风云人物。郭鹤年的公司不仅掌握着当地糖业的60%份额,自己还进行多边贸易,在国际糖业也拿到了20%的份额,所以郭鹤年就从“大马糖王”变成了“亚洲糖王”。

  三、商界传奇

  1971年郭鹤年豪掷1亿令吉(约合1.6亿人民币)买下了当时新加坡最豪华的酒店——香格里拉大酒店。随后便在马来西亚、中国、中国香港等多地布局香格里拉大酒店,使其成为了一家跨国连锁豪华酒店。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在香港布局香格里拉大酒店,郭鹤年花了1.63亿的价格买下了维多利亚港的一块土地,建成了后面香港地标性建筑之一的九龙香格里拉大酒店。建成后,该酒店也为郭鹤年带来了不小的收益,常年的入住率都极其的高。

  如今的香格里拉大酒店早已成为了国内外享誉盛名的连锁酒店品牌。也是因此,郭鹤年也被冠上了“酒店大王”的称号。随后几年郭鹤年更是在各个领域开枝散叶。上世纪90年代,郭鹤年再次以巨资收购了香港英文报《南华早报》和香港TVB等媒体,进军媒体界,成为了信任的香港“传媒大亨”。

  作为第一个投资中国大陆的马来西亚企业家,郭鹤年被称为“酒店大王”和“亚洲糖王”。现在开在中国的香格里拉几乎每年的营收都能够超过千亿。郭鹤年还获得了2012年的央视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终身成就奖,年近90的郭老爷子亲临现场领奖。当时王健林和马云等都起立为他鼓掌,并和他握手。

  2018年的最新《福布斯》亿万富翁显示,郭鹤年以148亿美元的身家排名全球第96位,连续12年蝉联大马首富。低调的郭鹤年从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在别人询问他成功经验的时候他经常只说一句话:“寡言,多思。”如今,已经96岁高龄的郭鹤年依旧每天为工作奋斗。

  关于郭鹤年的故事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感谢阅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