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局归一,为何它还是个小局子?

  在上轮机构改革中,县城的很多局被合并了,由此诞生一些大局,人员和科室数量之多,让这些局变得“兵强马壮”。

  

  比如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就合并了原县工商局、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督局,成为县城里一个大局,仅次于“县城第一局”。

  

  又如县农业农村局合并了原县水产局、林牧业局、农开局、农机局、农工办,现又将合并乡村振兴局,副局长都要上双了。

  

  然而,也有一个特例县医保局,它就是由其他单位合并而来,主要涉及人社、卫健、发改或民政,但目前依然是个小局。

  

  一、医保局等等基本情况。

  

  它主要业务是医保、医疗和医药,管理和执行着一个县的医疗险、生育险和医疗救助等事宜,监管着医保基金,并对医疗及药品进行定价。

  

  县医保局行政编一般不超过10名。科室也一般控制在4个以下,主要是所属事业单位人数较多,即便如此,加上工勤编依然是人数少于超过30人的小“局”子。

  

  

  

  二、权力太小?

  

  体制内的在职人员对医保局基本没有什么感觉,平常交际也不多,最多就是乡镇在催收医疗保险的时,才感知其存在。但其实,它的权力不是小,而是很大!

  

  有地方因病人增长过快而出现过不能结算的情况,对用哪个品牌的药有很大的话语权,县医院遇见县医保局一般不是事。

  

  对医院的收费标准进行核对,老百姓支出最大的一项就是医药,幸福感和满意度很大程度上会受制于医保局的收费标准。

  

  虽然都是按照国家的政策给报销费用,但是具体给办理报销的人是医保局的,怎么报如何报,都得经县医保局审核。

  

  陪父母去医院开过药的人都知道,比如高血压是长期服用的,而有些医院被规定开药上限,如不能超过两个月,多有不便。

  

  三、医疗反腐。

  

  比如,湘潭市某医院联合多名医保局工作人员,在短短三年内就成功套取了医保费用1200多万元,这金额远超医院利润。

  

  仅今年内,全国就有超过200多名医疗领域的工作人员被查处,之前5元成本的药是谁定价500元?不出问题才怪!

  

  据媒体统计,医疗领域腐败,很大一块蛋糕流入了医药的主管部门,而另一小块将医院、医生和其绑定成为利益共同体。

  

  四、医保改革。

  

  其实一款药品好不好,不应该由县医保局指导临床医生开具,一些医德高尚的白衣天使,让患者在外买药,当然是没有指定药店,因为这药效果好,医院却没有。

  

  推行医生的薪酬不与医院的业务收入相关联,也不与药品的成本挂钩,不再给医生设置开药金额,建立更合理的薪酬制度,比如参考医疗效果和医术高低。

  

  目前,医院是一个县来钱最快的地方,某些县的财政收入紧紧依靠医院赚钱,再用于其他方面的支出,这是因为医院每天的收入来源基本上是稳定的。

  

  

  作者:编中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