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强盗”有何区别呢?百余村民当着主人家面前哄抢地里药材!

  在金秋十月,丰收的季节,却爆出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新闻——河南周口,百余村民闯进承包农田,抢走了地主种植的药材。尽管也有村民称自己只是在地里“简漏”,然而,“彼之瓦,众人以攘之”这无异于白日强盗。无论是面对亲人、邻人,还是面对规律与底线,种植户针下淋漓的哀悼声,都像一把尖刀,扎向了每一个人的心。

  

  “药给俺抢完了”,如此切肤深入的呼喊,让人恍如亲眼看到地主万女士在种植地上无助的姿态,让人疼惜她多年以来的心血与付出。这是她的土地,她的药材,她心血的结晶,如今却在她的眼皮底下莫名其妙地被一群人抢走。无比悲凉的呼喊,反映的是一个辛辛苦苦耕作者的心声和无奈。

  

  如何让人接受呢?这是事情的关键。百余多村民,闯进人家的地,无视主人的心血,请问您的解释在哪里?如果是因为误会,何以惊动500多人前来抢药?如果是抢来卖钱,那您的理由又在哪里?这难道不是明目张胆的抢劫吗?

  

  当地有关部门对此事件进行调查处理,并表示已追回部分被抢的白术,批评了涉事村民,并强调将加强秋收管束。这样的处理结果是否公平公正,是否能给地主带来一定的安慰,只能由结果来评判。然而,这起事件所暴露出的问题恐怕远不止如此。

  

  其一,相当一部分人在社会伦理观念上的淡漠,令人痛心。明知是主人的财物,却毫无愧意地抢走,几百人的行动让人惊讶。社会公德的缺失,令人心寒。其二,对于农田承包的制度缺乏相应的敬畏心。尽管已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缺乏执行力,导致事件的发生。

  

  此次抢药事件,不仅仅是对种植户的侵犯,更是对社会公序良俗的践踏,对公共道德的冲击,甚至对法规法纪的挑衅。它强烈敲响了社会伦理、法制建设的警钟,我们需要深思,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土地承包权、农户的利益,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和引导良好的社会风气。

  

  作者:幽默的市井小民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