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乱象:“少奶奶”不做家务不赚钱,熊孩子目中无人,啥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依旧存在,城乡差距较大,精神文明跟不上物质发展也引来了很多问题。
农村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今天就给大家分析一下现在农村存在的一些“烦人”乱象,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一、时代更替遗留问题
无论在哪个年代,家庭关系都是让人烦恼的领域,俗话说得好,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国农村目前存在着哪些影响家庭和睦的关系呢?
有些人反映新娶回家的媳妇不干活,二老辛苦一辈子请回来一个“祖宗”。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因为男女比例失衡,受到我国自古以来的一些固有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导致目前男性新生儿的出生数量高于女性,这就大大的提升了光棍率,所以婚姻成本就上升了,所以好不容易娶到家的媳妇儿肯定是不愿意过得比自己之前更差的。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经济发展不平衡,目前我国部分农村依旧保持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状态,这就会导致人口迁移外出务工,所以就会造成一定社会时期存在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但是无法在根本上改变贫困的现状,这些所谓的留守儿童长大之后,需要赡养老人还需要成家立业,大部分都只能在老家进行自建房,就无法逃脱需要外出务工的情况。
即便是女孩儿嫁到了这个环境中也不愿意受苦,但是信息化的社会让新一代增长的见识,这一代的新夫妇不愿意再效仿父辈,他们有一部分人会举家在城市中租房子谋生,但是仍然存在一部分人留在家中承担着赡养老人和抚养孩子的义务,因为受到就业机会和职场歧视的影响,大部分留在家中的都是女性。
但是这些所谓的新妇,一方面向往新时代独立的生活,不想蹉跎于灶台之间,一方面所受到的教育使得她们追求自由。其他人不需要伺候公婆,抚养小孩儿,整日享受,丈夫疼爱的生活让她们羡慕,原生家庭的爱让她们拥有底气,但是他们的公婆却是上个世纪的产物,她们那一代的女性履行着孝顺公婆,抚养孩子,伺候丈夫的义务,并且一生为之奉献,养儿防老的思想支配着她们撑到了现在,如今新媳妇“不听话”,于是婆媳矛盾激化了。
争执的话语无非就是那几句,“我在娘家就不做饭,凭什么给你做,我没来之前,你家不做饭吗?”
“我们就是这样过来的!”
“凭什么你儿子从来不做饭!不做家务,在家就像个大爷一样!”
实际上新婚夫妇都是刚刚组建起来的新家庭,双方还在父母的偏爱之下尚未转换身份,说实在的就是不结婚,父母也不会拂晓你一辈子,到了一定年龄就需要承担家庭责任了,我们不能以旧时候的思维禁锢现在,也不能虚无缥缈的看别人,新生的家庭是两个人的共同责任,家庭义务要共同承担。
二、家庭责任应当共同承担
“农村少奶奶”的称号就是那些被认为是在农村游手好闲,不顾家务,不尊重老人的反面评价,能做出这种评价的,大多也都是家中的长辈。
大部分人都认为所谓男人养家已经够累了,已经承担了一部分的家庭责任,那么女方就应当承担起另一部分,但是时代已经不一样了,刨除那些天生懒惰的人,大部分正常的家庭都是男女双方共同出力维护这个家的,我们不应该受到舆论的影响,更应当贴合实际。
不与老一辈一起生活,就能避免很多的麻烦,这也引发了另一重要的问题,这种问题是无视城乡的。一般情况下,男女双方一同上班,孩子就无人看管,这也是为什么如今熊孩子越来越多的原因。缺少父母管教,爷爷奶奶无条件的疼爱与偏向,作为母亲角色的妇女就需要为目中无人的“熊孩子”买单。
但是为了生活无暇顾及家庭教育的不止女性,如果非要放弃一方来成全家庭和睦,女性就成为了牺牲品,这也是无解的矛盾,因为年轻夫妇需要父母帮忙分但。
作者:愿缘爱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