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们大量进口美洲大豆,俄罗斯大豆距离近且非转基因,不好吗
中国为何大量进口大豆
2022年我国大豆产量超过2000万吨,中国人生产大豆主要是用来榨油和食品加工用,比如我们经常吃的豆腐、臭豆腐、豆腐乳、豆浆、豆制品等各种食品,年消耗量在1300万吨至1500万吨,国产大豆完全能够满足自身的需求,而且还有富余。
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肉蛋奶的需求日益增长,而这些产品需要饲料蛋白来转化。所以,我们进口的大豆主要用途就是榨油,然后利用榨油后的豆粕生产生猪、家禽等需要的饲料。2022年我国生产了2.6亿吨的饲料,位居全球第一,生产这么大量的饲料对粮食的需求可想而知。
中国大豆进口的主要来源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进口大豆9108.1万吨,占2022年中国粮食总产量的21%。其中从巴西进口5440万吨,占比59.73%;从美国进口2953万吨,占比32.42%;从阿根廷进口365万吨,占比4.01%;从乌拉圭进口179万吨,占比1.97%;剩余部分从俄罗斯、加拿大、乌克兰、埃塞俄比亚及坦桑尼亚等国进口。
从中国大豆进口来源来看,主要从巴西和美国两国进口,这部分能占到全部进口量的92%,而从俄罗斯的进口量被归于其他。根据海关数据,2022年我国从俄罗斯进口了69.4万吨大豆,约占总进口量的0.7%,还不及从巴西、美国进口的零头多。今年1-8月我国从俄罗斯进口大豆约97.69万吨,高于往年进口量。
那么,俄罗斯大豆能否取代巴西、美国等国的美洲大豆呢?
一、俄罗斯大豆的优势
相对巴西、美国等美洲大豆来说,俄罗斯产大豆有自己的优势:一是俄罗斯大豆是非转基因大豆,而巴西、美国产大豆都是转基因大豆,对于喜欢非转基因食品的中国人来说,俄罗斯大豆自然更受欢迎。而且俄罗斯大豆主产区在远东地区,土壤及气候类型与我国黑龙江极为相似,是豆制品和蛋白制品的优质来源。
二是俄罗斯产大豆价格便宜。 俄罗斯大豆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南部的高加索、中部的伏尔加河流域、远东的阿穆尔州、滨海边疆区、犹太州和哈巴罗夫斯克等地区。尤其是以阿穆尔州为主的远东地区跟中国黑龙江省仅一江之隔,距离非常近,由于运输距离短,运输成本较低,跟我国国产大豆相差无几。
从今年前7个月的平均进口价来看,巴西大豆平均每吨价格为4197元人民币,美国大豆进口均价为每吨4597元,而俄罗斯大豆进口均价为每吨3773元。所以,相对于巴西、美国遥远的运输距离而言,俄罗斯大豆具有地理区位优势,价格要便宜一些。
二、俄罗斯大豆的劣势
虽然俄罗斯大豆具有区位优势,但是之前由于基础设施不配套,导致进口并不顺畅。俄罗斯粮食进口不畅主要体现在两国之间轨距差异及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上,从俄罗斯出口的粮食运往中国往往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这大大影响了俄罗斯粮食出口的效率。为了打通对华粮食出口通道,中俄合作实施“中俄新陆地粮食走廊”计划,正在修建或已经修建了一些配套的粮食储存和出口设施。
与巴西和美国产转基因大豆相比,俄罗斯大豆虽然蛋白质含量高,但脂肪含量低。比如俄罗斯大豆出油率为17%,而巴西、美国的大豆出油率可以达到20%左右,别看只差3%,但是如果放大到9000万吨大豆,那么两者出油量就相差270万吨,这可是巨大的经济效益损失。
另外一点,美国和巴西的转基因大豆之所以能够大量对华出口,这是因为他们种植面积大,产量高。2022年巴西大豆产量为1.52亿吨,出口量7870万吨,美国大豆产量为1.18亿吨,出口量5325万吨,美巴两国大豆产量占全球的68%,而出口量占全球的80%,在全球无疑占据主导地位。
俄罗斯大豆虽然品质好,蛋白质含量高,但是产量却非常低。据俄罗斯农业部数据显示,在过去10年里,俄罗斯大豆种植面积已从150万公顷扩大到350万公顷,2022年大豆产量也突破600万吨,出口量150万吨。
由于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俄罗斯也在不断扩大大豆种植面积,但与巴西、美国等大豆种植大户来说,俄罗斯这点产量难以满足中国的胃口。所以,俄罗斯要想取代巴西、美国等美洲大豆的地位短期内是不可能的。
2022年我国进口了69.4万吨俄罗斯大豆,今年1-8月进口量已经达到97.69万吨,据估计今年俄罗斯大豆的进口量有望达到150万吨。随着“新陆路粮食走廊”和“下列宁斯科耶-同江粮食码头”等枢纽设施的建设,中国将继续加大从俄罗斯进口粮食及大豆。
所以,中国之所以大量进口巴西和美国大豆,而进口俄罗斯大豆少,这主要是俄罗斯大豆产量少,难以满足中国市场需求。不过,俄罗斯农业集团表示,未来五年俄罗斯将继续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准备向中国供应1000万吨大豆。
俄罗斯境内有2.5亿公顷土地适合种植大豆,目前只种植了约350万公顷,俄罗斯发展大豆种植的空间还很大。现在中俄合作不断加强,只要俄罗斯大豆打开中国市场,并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当然也可以代替掉部分巴西和美国产大豆。
作者:铭苏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