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的未来趋势

  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的未来趋势

  在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传统的单一农业生产模式已难以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现代农业正朝着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多业态农业经营模式的方向发展,大规模应用农业物联网设备进行科学种植,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前景广阔。

  一、政策引导投资方向

  农业项目种类繁多,初次涉足农业领域的社会投资者可能会盲目跟风,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和资金损失。因此,大多数社会资本投资者会选择国家政策支持的领域进行投资,以获得政策支持、专业指导、技术和资金等多方面的保障。政府每年的 1 号文件和各类政策性文件都会明确农业支持重点。

  二、休闲农业成投资热点

  休闲农业不仅是国家政策支持的项目,还能促进产业融合,是当前热门的投资领域。特别是在发达地区周边,休闲农业发展更为迅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日益增加,休闲农业应运而生。以北京市观光农业为例,2012-2015 年期间,农业观光园数量不断增加,除 2014 年经营收入略有下降外,总体经营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在农业投资方面,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目光投向休闲农业,既获得了投资收益,也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三、规模化农业受青睐

  政府出台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加快了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这使得农民以外的个人更容易通过流转获得大片土地,实现规模化种植,获取规模效益。在“十四五”时期,大量的农业园区项目将在国家政策和财政的支持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带动设施农业集成、温室工程等上下游数十个行业的发展。

  四、高科技引领农业发展

  社会投资者通常具有成熟的管理制度和先进的技术,在投资现代农业时更倾向于引进高新技术。如有机农产品、无土栽培、无人机、农业机器人以及全国各地的“物联网+现代农业”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加快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我国正处于“工业反哺农业”的时代,社会资本的合理投资有助于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当地经济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五、发展互联网+数字农业

  “互联网+农业”首先要实现农业的数字化,包括产前、产中、产后以及产地环境的数字化处理。同时,要加强能力建设,包括提升管理能力、全国农口的科研教学能力、农民运用信息化的能力,以及与物联网和信息化应用相关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乡村振兴的 20 字方针,开展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农村事务管理以及农村发展相关工作,助力优质农产品进入城市,促进农产品上行。

  六、塑造农业品牌

  我国农业正从注重规模和数量的“吃饭农业”,向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品牌农业”转型。然而,农业品牌多而杂、小而弱,“劣币驱逐良币”等问题较为突出。如何打造优势品牌、转化品牌优势,是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尽管我国有许多农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但在国际上知名的品牌却寥寥无几。

  七、注重农业人才培养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基础在于教育。要全面推进以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的农村实用人才认定管理工作,积极推动财政补贴资金、示范推广项目、土地流转政策、金融信贷支持等与认定工作挂钩,并向高素质生产经营者倾斜。同时,要加强三农与乡建人才的培训,推动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